欢迎您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门户网站!
2017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提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
近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公安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全力以赴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2021年,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总体满意度达到94.95,连续5年上升,公众安全感达到93.66%,连续12年保持在90%以上。
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聚焦经济金融、社会民生等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源头治理措施、多元化解机制,全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数同比上升23.5%。
——深入开展涉众型经济领域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强化对投资理财、网络借贷、“P2P”等行业监测预警、研判评估、稳控处置。围绕重点案件,配合有关部门精准排查化解,有效防范了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抓获经济领域犯罪嫌疑人2868名,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亿元,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有效遏制非法集资案件,传销警情连续三年下降。
——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强化枪爆物品安全监管,全区连续9年未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连续6年未发生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枪爆物品连续5年“不打响”“不炸响”。落实公安武警联勤联防和快速响应机制,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全覆盖。涉校刑事案件连续8年下降,校园安全防控能力逐步提升。
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坚持依法严打,紧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各项打击整治行动,持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夏。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2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101个。严打严重暴力犯罪,去年“两抢”案件全破,现行命案连续5年全破。深入开展反诈人民战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大幅上升。
——积极融入建设先行区大局,组织开展了打击整治食药环、假劣农资、保健品、疫苗、医疗美容、假冒伪劣商品、稀土资源、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危险废物、涉疫等11个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行动,常态化运行河湖警长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35家,破获涉企案件243起,挽回经济损失7651万元。深入开展“净边”“净网”“昆仑”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打“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保障了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全区公安机关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依法打击处理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已经融入公安机关日常工作。
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为民服务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加大公安“放管服”改革力度,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企业群众座谈会50余场次,先后制定出台了“两个30条”“新14条”“保障高质量发展15条”等便民利企举措。针对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从去年2月11日起,在全区所有户籍、车驾管、出入境窗口全面推行“365天×24小时”受理办理制度,非工作日为群众办事20余万件。
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不动摇,严格落实从严治警、素质强警、从优待警措施,大力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荣誉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连续3年组织开展覆盖全警的政治大轮训,全体民警思想上受到深刻洗礼,理论自觉、政治意识、历史自信大大提升,宗旨意识、革命意志、责任担当更加强烈。
——扎实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有力纯洁了队伍;聚焦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建立完善制度规范300余项。全区公安机关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呈现崭新面貌。
——大力加强先进典型选树,累计记功嘉奖、通报表彰在扫黑除恶、疫情防控、重大安保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725个、个人4720名,涌现出李长青、郑建卫、王永良等全国先进典型人物,激励广大民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模精神,忠实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
宁夏公安机关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主办:宁夏公安厅 联系电话:6136088 网站标示码:6400000032
Copyright @ 2011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宁ICP备12000307号|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37号